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先跟随文小旅带你了解国家安全小知识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要内容如下:设立目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4月15日
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先跟随文小旅
带你了解国家安全小知识
2025年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要内容如下:
设立目的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涉及的领域
国家安全涉及的16个重点领域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生物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等。
文化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范和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这一规定涵盖了文化安全的多个方面,包括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文化命脉,通过培育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抵御不良文化侵蚀以净化文化环境,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以确保主流思想舆论的引领地位,以及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生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意味着生态安全涵盖多个方面,包括通过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保护提供保障,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行动,明确生态保护的红线范围,对可能出现的生态风险进行提前预警与防控,以及具备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终目标是确保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物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2.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
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4. 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
5.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6. 应对微生物耐药。
7. 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
8.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五峰生态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完美交融了生态安全与文化安全
这两大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让我们走进五峰
亲身体验生态与文化
交织的独特魅力
武陵山(湖北)动植物标本馆
生态安全知识宝库
来源:中国后河
卢舒 摄
卢舒 摄
在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山(湖北)动植物标本馆中的动植物皆有 “真身”。红豆杉挺拔,红果串串;珙桐群壮观,花似白鸽,二者均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此外,水丝梨、巴山松等珍稀群落相伴而生。这里有 75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植物种类近乎欧洲总和,堪称 “植物王国”。
李理 摄
周洁 摄
卢舒 摄
后河还是动物的隐秘家园。金雕、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没,还有 58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黑熊等,野生动物超四百种。红外线记录仪拍下毛冠鹿雪地觅食、黑熊草地蹭痒、红白鼯鼠山巅飞跃的画面,尽显动物乐园的活力。
来源:中国后河
来源:中国后河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态守护
这里峰林奇秀,峡谷幽深,溪流潺潺,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卢舒 摄
春天的柴埠溪处处洋溢生命活力,沿蜿蜒步道前行,放眼望去,漫山杜鹃最为夺目,红若火、粉如霞,在绿树间肆意绽放,还有那不知名野花也在草丛中冒头,为柴埠溪添上别样色彩。运气好的话,你还能邂逅一些不认生的小动物,与它们来一场有趣的互动。
柴埠溪提供
jash 摄
五峰茶园
绿色诗篇
在鄂西南的绵绵山峦间,五峰茶园如翡翠织就的梦幻锦缎,静静铺展于云雾缭绕的群峰之中。
青岗岭生态茶园 陈许腱 摄
道家湾茶园 卢舒 摄
茶树一垄垄沿山势蜿蜒,高低错落间缀满新绿。茶农们指尖轻捻,采下的鲜叶沾着晨露,叶脉中流淌着五峰千年的茶韵——从明清古茶道的马蹄声声,到今日的五峰茶,日月悠长皆凝于这一味清醇。
张传松 摄
卢舒 摄
湖北茶博馆
茶叶的前世今生
漫步在湖北茶博馆,土家族先民手作的茶篓正静默低语,竹篾盘绕的纹路里似乎仍沁着山野晨露,指尖掠过的是明清的马帮铃影、民国的桐油茶箱……捧上一杯清茶,茶叶在杯中旋转,就像看到武陵山脉中的飘渺云雾。
jash 摄
宁志明 摄
墙壁上的图文,生动展现着五峰茶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各异的茶篓、茶碾,见证了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每一道磨损的痕迹,都是时光镌刻的制茶技艺传承密码。
马玉娇 摄
jash 摄
宜红非遗馆
匠心传承
这里不仅是宜红茶的探秘殿堂,更融合了土家民俗博物馆、非遗传承展示馆与楚香体验馆,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期待与你共赴这场文化盛宴。
宜红茶工业遗产馆 陈亮 摄
土家民俗博物馆 李理 摄
非遗传承展示馆 宁志明 摄
楚香体验馆 卢舒 摄